“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于2021年9月10日在刘海粟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一个运用新闻深度调查进行解读的“可阅读性”展览,从文献研究到筹集展品再到整馆呈现,历经两年磨砺。

该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上海戏剧学院联袂主办,鲍薇华任出品人,靳文艺、丁曦林、郦韩英共同策展,尚辉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共展出了上百件画作和二三百件文献资料展品,将陈钧德的艺术人生娓娓道来。

展览共以绵延的师承、教学相长、我以我法探精微、生命交响的色彩四个篇章全面地展现陈钧德的艺术人生。本期小粟说展将为大家介绍展览的第一篇章绵延的师承。

油画,传入中国不过百年有余。悠悠百年像一条辽阔大河,许多艺术家在这条岁月河上漂移、浮沉、嬗变、冲撞、融合,构成了中国式波澜壮阔的奇观。作为外来现代文明大潮冲击乡村中国的前滩阵地——上海,多少时髦的新经济、新生活由这里形成风潮后再辐射内地。


前排左起:姐姐、大妹、二妹、祖母、幼年陈钧德、哥哥;后排:母亲、父亲

1937年,陈钧德诞生在上海石库门“旭东里”金神父路115号(今石门一路一带)。他的祖上与艺术并无交集,只是年幼的时候被大人抱着看外祖父聚精会神地雕刻石像,令他印象深刻。他的艺术血液里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少儿时代,他就对路边的梧桐、公园的虫鸣、黄浦江上的船笛、街坊窗口飘出的音乐、自家阳台上眺望的城市天际线等异常敏锐,时常因此引发遐想,甚至深陷“白日梦”。


“刘海粟、关良、颜文樑、陈钧德四人画展”现场照片。左起:颜文樑、颜文樑孙女、关良、罗兆莲、陈钧德

在苏俄写实主义成为画坛“唯一声音”的年代,他接触到西方的现代主义画册,并且与身处“边缘”的中国第一代油画家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樑等结下友情。他敬佩前辈既做传播西方传统艺术的“盗火”英雄,又是孜孜探求西方艺术本土化的苦修行僧。他也选择探索东西方融合的现代主义绘画道路,从此义无反顾。


关良先生予陈钧德画集的寄语:
“大胆创新——钧德画集,关良题”

陈钧德自1956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求学,经历了在部队、工厂、研究所等多处颠沛中,艺术信仰屡受冲击,但他始终不变的是对油画民族化道路以及艺术真善美的探寻。他坚持独立人格,为了艺术理想甘愿忍受与整个时代背离的困境,因而取得卓著的成就。他的作品使用的是无国界的油画语言,但作品由内而外洋溢着东方审美意趣和中国文人情怀,其大写意油画看似接近西方表现主义风格,却总能让人一眼认出,“ This is China!”“中国油画!”


陈钧德 《复兴公园雪霁》 1977年 布上油画 90×120cm

追本溯源,陈钧德通过艰苦探索所实现的油画高度,与他求学时“私下”从闵希文处提供的塞尚、梵高、毕加索、毕沙罗等画册中得到滋养,后又从颜文樑、刘海粟、林风眠、关良等海上名宿身上受到耳濡目染等息息相关,还与他日后潜心钻研黄庭坚、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黄宾虹、王国维等艺术著绘有着渊源。他的绘画既从外来的印象主义、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中汲取精华,又从本土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他将二者兼容并蓄,发扬光大,创造出面目辨识度鲜明、美得令人炫目的油画艺术,从而开辟了自己的艺术宇宙。

第一篇章绵延的师承 展厅现场

海派油画大师

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

/ 展览时间 /

2021年9月10日-2021年10月7日

/ 展出地点 /

刘海粟美术馆1、2、3、4号展厅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609号)

/ 展览艺术家/


陈钧德

中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60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欢迎各位十一长假期间前来刘海粟美术馆

打卡上海秋天最值得一看的展览!

下期小粟说展将为大家介绍展览的第二篇章,

作为教师的陈钧德——教学相长,敬请期待!

公告

尊敬的观众朋友:

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刘海粟美术馆就最新疫情防控事项提醒如下:

1、测量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症状者,谢绝入馆;

2、主动出示行程码及随申码,显示绿色方可入馆;

3、实施实名制预约参观,携带本人身份证、护照等相关证件原件,现场进行实名校验;

4、入馆及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

5、入馆观众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工作人员将加强馆内巡查,发现有观众密集的情况,会及时劝导疏散,严控人员聚集。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为确保您和身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您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刘海粟美术馆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