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舞代表什么生肖(与狼共舞代表什么生肖)”,今天小编就舞代表什么生肖(与狼共舞代表什么生肖)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舞代表什么生肖(与狼共舞代表什么生肖)

在陇南文县生活着一支东亚最古老神秘的部族——白马藏族,白马藏族是古代氐人的后裔,氐族发展壮大始自东汉,西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活动区域在陕、甘、川。氐人以骁勇善战著称,曾建立“前秦”、“大凉”等政权。栖息在今天陇南市文县的“白马氐”,先后建立了“武都国”、“阴平国”“白马国”等地方政权,前后沿续了三百八十多年。

文县石鸡坝乡薛堡寨、堡子坪等村寨是白马人集聚居住山寨,在这些深山偏远的村落,从远古流传下来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麻昼”舞。“麻昼”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娱神、祭祀性民间乐舞,被附近群众称之为“十二相”舞。相传这种舞蹈源于白马人生产生活中的祛邪祈福,以十二生肖为题材和形式来表达白马人的信仰和对自然的崇拜,现在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形式和体系。

每年的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在文县石鸡坝乡薛堡寨等村寨的白马人都要举行盛大的“十二生肖”表演活动。十二张面具,全是用桃木雕刻而成的动物面具,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都表现出了白马人粗犷豪迈、质朴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崇拜,这些面具再配以鲜艳的各种彩衣,更富有美感。

据当地民俗专家介绍,“麻昼舞”的十二生肖不能全部参与表演,言外之意是不能同时将十二张面具全部戴上表演,有着“凡事不能全满,满则亏则损”的说法。所以在表演中,一般只能看到六个角色,它们分别代表十二生肖,也就是说一头代表二相。第一相用兽王狮子头代表鼠和羊;第二相是牛头,并代表着马;第三相是虎头,并代表狗;第四相是龙头,并代表猴;第五相是鸡头,并代表蛇;第六相是猪,并代表兔。另外的六张面具一般供奉在场子中作为观瞻之用。

“麻昼”的舞蹈套路共有十二大套,大套里面又有七十二小路,这些跳一遍要四个多小时。跳每一小套时,众人合唱麻昼歌为麻昼舞伴唱。歌伴舞时,全体参与者分男女两组接唱,歌曲的内容极其丰富,所唱内容要从山寨顶的物事一直唱到沟底的物事。“麻昼”舞的乐器有中铜锣一面,牛皮鼓一面,铜钹一副,以铜锣、鼓等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时有严格的站位排序和表演程式,领头者为手持狮子头法器的狮头面具,之后依次是牛头面具、虎头面具、龙头面具、鸡头面具,排序末尾为猪头面具,他们都手持祭神法器。

“麻昼”舞的表演者头戴各色面具,面具大多凶猛夸张,十分凶悍。颜色是在遵从生肖动物本身色彩的同时大胆采用象征性,装饰性色彩,表面用红、黄、绿、蓝、黑等色彩绘制,角、嘴、眼都特别突出。演员的艳丽服饰是根据六种动物的颜色而制的,其中,狮子着红色衣,牛是棕色衣,虎为条形斑纹衣,龙为绿白相间衣服,鸡为红色衣,猪为黑色衣。表演时,“麻昼”舞的动作组合主要以点踏步、踮跳步为基本表现形式,舞蹈的基本动作以搓步、小腿划圈蹲步、左右跳转圈为主,结合粗犷、神秘的上肢动作,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所扮动物的形态,体现了白马人独有的审美意识。

据有关史料记载及专家研究考证,“麻昼”舞至今有三四百多年以上的历史,这种舞蹈源于白马人生产生活中的祛邪祈福,可见其受白马原始自然崇拜和道教的影响。其十二相代表着白马人的精神崇拜和信仰追求,它表达着一个完整、自然、和谐的世界,万物在天地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竞相抗争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