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尖嘴吃饭的生肖(尖嘴尖舌头是什么生肖)”,今天小编就尖嘴吃饭的生肖(尖嘴尖舌头是什么生肖)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类与老鼠交往,史上最著名的当属西汉张汤审鼠。从小在家里看家的张汤,当他爸爸回来时,发现肉少了,是老鼠偷的,结果,张汤却挨了打。张汤不服气啊,明明老鼠是贼,为什么要打我呢?张汤也很厉害,居然找到了老鼠,还吃掉它的肉。
后来,张汤开始审老鼠,还拷打老鼠,最后还拿老鼠的“供词”,做了一个判决书,把老鼠和那些肉一起交给了他父亲。张汤后来成为西汉有名的“大吏”,挺得汉武帝的宠爱。但是司马迁非常讨厌张汤,《平准书》上有“汤死,民不思”的记载。
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还讲过一个关于老鼠的故事。这个关于老鼠的故事,玄奘说,更像是上帝。古时西域有一个于阗,相当富有,与中原关系一直很好,就是人口不多,一遇战争就比较吃亏。曾经在西域称霸过的匈奴想要吞并西域。
在这一点上,于阗国王很急啊,十万匈奴大军绝对可以踏平于阗。此时,他想起了传说中的沙漠鼠神,急忙供奉起来,焚香求鼠神帮忙。竟然还真起了作用,国王晚上梦见一只大老鼠对他说:明天早上出征御敌,必胜。
那时候,匈奴屯军找了个好地方“鼠坟边”,就在一夜之间,匈奴大军的那些装备都被老鼠啃坏了,这还怎么打仗啊,面对着匈奴屯军的进攻,匈奴大军只有溃散的份了。这“鼠坟”是指“鼠壤坟”,是老鼠的宫殿,老鼠也有自己的国王,每次出游都很热闹,前呼后拥许多小老鼠。
之后,于阗将老鼠奉为“鼠神”。有人于上个世纪初在这里发现了一幅“鼠神图”,上面绘有鼠鼠头人的身躯,头戴皇冠,左右有两名侍者。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外族的一种文化信仰,那么,为什么咱的生肖里,偏偏有鼠呢?
儿时听过一个故事,说黄帝排一支十二生肖,而排的次序则以“先到先得”为原则。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想争这个“老大”的位置,大伙都按规矩,按时赶往目的地。
但是老鼠很聪明,知道自己的腿短,又没有翅膀,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绝对是没有用处的,于是,偷偷地藏在牛背上。牛儿是非常勤快的动物,很早就到了这里,可是,没想到,老鼠竟然蹭了它一下,还站在它的头上,抢走了它的第一个生肖。
古代人记时辰,记日子,记年岁,都用干支,如:《宋史》开篇,即“建隆元年正月巳”,用了数千年,从来没有乱过,更没有错失。因此,十二生肖的分类,也应与此相关。古代的人早些时候就注意到老鼠喜欢在午夜左右出来活动,这正符合十二地支的“子时”,即现在的23:00-1:00这段时间。
其他生肖的分类,当然也是如此,据说牛在凌晨1点后开始反刍,而老虎则在凌晨3点到4点之间开始捕食。古代人不仅通过星辰来认识节气的变化,而且通过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惯来认识自然世界。远古时代,人们就认识到,人与这些动物同在自然中生活。正如人类正在改变世界一样,动物也正在改变世界。
在1347-1353年间,不知为何,一场灾难席卷了欧洲,造成2500万人死亡,当时没有人知道瘟疫的始作俑者是老鼠。人们心里都害怕,以为是上帝在惩罚人。大灾难总会促使人们反思现状,大家开始思考社会的发展道路,社会转型就从这里开始。许多学者认为,“黑死病”成了一个契机,欧洲文明的发展又走上了一条新路,开始了文艺复兴。
今天,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依然崇拜老鼠,甚至,修筑了许多寺庙供老鼠。所以,有人说,中国的十二生肖是从印度而来的,印度有十二神坐骑,鼠居首位,所以,中国的十二生肖是从印度而来的。然而,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先秦时期就存在着生肖系统,而且,许多古代国家也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因此,很难说是谁传给了谁。
在印度,对老鼠的崇拜也是个传说。俗话说得好,女神卡尔活了一百六十岁,她在临终时说:“恰兰种姓的人死后被葬在老鼠庙里,成为受人崇拜的老鼠。”所以当地的村民把老鼠奉为“女神的女儿”,每天清晨,村民从家里拿出麦子、黄豆之类的食物,送到老鼠庙里,让那些尖嘴长尾巴的“神”吃。
在中国人的眼里,十二生肖不再是单纯的“动物”,他们的生活习惯,也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如:“猴”,而“猴”则被认为是“悟性高,聪明”的代表。这类动物,早已有了“神格”,这才能真正建立起完整的肖印象,便有了肖信仰。如同印度人崇拜老鼠一样,认为老鼠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这一信念不需要任何所谓的理论或逻辑来证实,心理上认为它的存在是毫无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