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马上想到,赔偿车祸的那笔遗产,这个事也是个突破口。他立刻请阿四说说这个情况。

阿四回忆道,就在第二天,李秋明的舅舅居然来了修车铺,感谢解阿四收留了李秋明。舅舅自我介绍,名叫何道一,是做西药掮客生意的,一看就知道是个久闯江湖的人,出手阔绰。那天,何道一还请阿四吃了顿饭,席间说起李秋明外婆临终前给唯一的外孙留下两间房子,现在找到李秋明了,正好过户给他。不久,李秋明去办了过户手续。这就是这次出了车祸后赔偿给彭源家属的那套房产。

专案组对何道一大感兴趣,当下便去查那套房产。过户前的户主姓名是何道一,半个多月前已在区政府以“赠予”名义办理了过户给李秋明的手续。

徐贵抄下了何道一留下的住址,马上前往拜访,却发现那个地址是不存在的。至此,情况越发诡异。

不用说,何道一身上的疑点就凸显了。

怎么办?专案组经过分析,决定还是查找李秋明。

刑警去修车铺开个座谈会,参加者除了阿四,还有两个伙计、两个学徒。谈下来,得知李秋明除了那个不知是真是假的舅舅何道一外,经常来往的还有几位平时修车时结交的朋友,而这几位朋友是修车铺的熟客,所以,他们便将这些人姓甚叫谁,家住何处,提供给了刑警。

刑警一共走访了四人,他们都说最近半个月没有跟李秋明打过交道,甚至谁也不知李秋明出过车祸的消息。

那么,之前是否听李秋明说过他跟舅舅久别重逢之事呢?

这个,倒是听说过的,还有朋友打趣说,他“发了”要吧自己的妹妹给李秋明介绍成个家呢。

刑警听了有点兴奋,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那几位再也说不出更多的内容来了。

专案组觉得这种调查好似“盲人骑瞎马”,颇有些撞运气的主观愿望,于是决定坐下来好好开一个案情分析会。三人分析了小半天,终于理清了思路——

从目前显现的疑情来看,彭源的身亡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暂定是谋杀,李秋明则是具体执行者。从李秋明的情况来看,他是属于被人收买利用。策划者的算盘打得有点如意:以试车名义把彭源谋杀后,家属肯定要索赔,一分不付人家是不干的,那就会闹个没完,而这种闹对于这桩阴谋来说,当然有着暴露的风险,所以必须要赔偿。而那个多半是假的“舅舅”何道一,事先就准备了一套房子作为“外婆的遗产”赠予给李秋明,让李秋明作为赔偿金。不够?那我没有了。再有的话,不是要怀疑到我头上来了吗?

可惜的是,这件事运行的轨迹出现了偏差,没想到彭源竟会留下思维痕迹(纸条)。涉世不深的李秋明被找上门来的刑警吓了个大激灵,可能想都没想立马就逃了。李秋明逃到哪里去了呢?

刑警分析,一般说来,幕后策划者如何道一之类的家伙对李秋明的利用只有一次,因为这小子也只有这点能耐,因此,事过之后人家不大可能再跟其联系,如果再联系,那就是要他永久封口了。

但是,李秋明对此显然是不知道的,所以,他逃跑之后,会想方设法寻找何道一。如此看来,李秋明应当还在南京而没有去外地。而在找到何道一之前,以李秋明的情况,只有流浪的份。

徐贵分析,李秋明是突然逃跑,身上没有多少钱,那么,他在流浪时必须吃饭,吃饭得花钱,以李秋明的能耐,他当过叫花子,所以会靠行乞糊口。而叫花子对于顺手牵羊这门技能都是无师自通的,因此当行乞结果不理想时,他也会考虑实施。而由于他已经学了五年修车,因此在行窃时会优先考虑将自行车、摩托车作为对象。

越分析大家心里就越透亮 。专案组决定采取两步查摸李秋明的下落:一步是化装前往车站、码头、饭馆等公共场所,从乞丐中寻找;一步则是向各分局发出协查通报,凡是发生窃车案件的,不管是否破获了都请通知专案组。

当日下午,专案组就接到长江客运码头派出所的电话,说他们那里发现一个跟协查通报中所说的李秋明酷似的乞丐,已经控制起来了,顺便告知,这个人无论怎么问,都一声不吭,请专案组速派人去核查。

徐贵于是立马兴冲冲赶去,他是跟李秋明打过照面的,到了那边从窗外一看,心里一喜:这不正是李秋明那小子吗?

他当时见到的是侧面,待到进门后当面一站,就发现这个乞丐跟李秋明长得有区别,脸形略有不同,更主要的是这人的额头上还有一道半公分的疤痕。只好失望而归。

在协查通报发出去的一天半里,类似这样的情况一共发生了五次,每次都是徐贵去赶场子,每次都失望了。

第三天中午,鼓楼分局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正在处理一起摩托车失窃引起的纠纷,不知是否跟你们要查的案子有关,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看一看。这当儿专案组三人都正好在吃饭,康雄说我们一起去走一趟吧,但愿这回真是一条线索了。【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