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仿生技术、VR眼镜……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高科技早在1984年就被人预测并写进小说,没错,就是《神经漫游者》,作者威廉·吉布森不仅在书里创造了“赛博空间”这个词语,还奠定了赛博朋克风格的基调:一种错乱、有些碎片化的恍惚感。

《神经漫游者》的故事在现实世界和赛博空间之间切换,不断出现新人物、团体、新名词,让人应接不暇,情节其实非常简单:未来,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人工智能为了获得自由,雇佣一个黑客 一个女杀手 一个特种部队军官 一个意识操控专家,去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这本书很有名,但是很少人能看下去,主要和书的结构有关。作者非常喜欢用场景上的跳跃来推进故事,可能是为了展示时代背景下旅行的简易和造成的割裂感,所以阅读时经常上一秒还在那儿,下一秒就去了全然不同的地方。

一开始,在地球上发生的剧情我们的大脑还能跟得上,千叶城的霓虹灯和酒吧奠定了赛博朋克基调,黑暗的城市、无所不在的网络,绝望的人物的就像黑白影片在缓慢地回放。

从自由彼岸开始的章节,大脑就开始混乱了,需要脑补的东西太多,譬如:凯斯切入网络的描写;跟莫利之间的切换,当逐渐熟悉的几个人物被作者扒皮的过程,又有种急转直下出乎意料的阅读感,150岁的朱利、阿米塔奇、芬兰人,还有恶心的里维拉......

我想这也是《神经漫游者》的魅力所在,科技发达并没有解决人类那仿佛“原罪”一般、需要每个个体去寻找并坚信的人生的意义,这本书用最前卫的愿景和最古老的主题讲述了一个历久弥新的故事。

整本书读下来就像随着主角在混乱、恍惚的赛博空间做了一次漫游。相信很多年后,即使你忘记这本书讲了哪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但文字中那股浓浓的、发光的、冷不丁会滋滋响的电子味,已经在你放下书本的那一刻烙印在了你大脑皮层的褶壑深处,时刻散发着冷峻的气息。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魅力必须自己阅读才能体会,任何解读都只是表象。

【吉布森中文版作品推荐阅读顺序】:

1.《全息玫瑰碎片》(短篇杰作选,初识吉布森创作历程)

2.《神经漫游者》(单线)

3.《虚拟偶像爱朵露》(双线交错)

4.《差分机》(三线分叙)

5.《零伯爵》(三线交错)

6.《重启蒙娜丽莎》(四线交错)

如有兴趣补威廉·吉布森的作品,建议可以通过这个步骤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