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托邦小说所描绘的社会中,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精神依赖并极受控于物质,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

阅读反乌托邦小说,可以从其情节中深刻的了解现实的弊端,从而去其糟粕,引以为戒。这几本反乌托邦小说警示人类:不要让预言中的黑暗成为现实,更不要成为科技与物质的俘虏。

1.《美丽新世界》

作者:奥尔德斯·赫胥黎

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经典语录】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思考。

2.《我们》

作者: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二十六世纪的一个集权主义国度,人们高度一律,没有独特的姓名,只有编号,住在完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身穿同样的制服,吃的是化学食品,享受配给的性生活,由一位永不更替的全权“恩主”统治。

这个大统一王国充满着很多科学的创造发明,在他们眼中,我们这些古人是不可思议的。在我们眼中,他们已经科学进化得近乎完美。比如,他们天才性地创造发明了“一致同意节”,他们笑话我们的“不守时戒律”。

【经典语录】一共有两个乐园,人们有权做出选择,没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没有幸福的自由,非此即彼,没有别的可能。

3.《1984》

作者:乔治·奥威尔

本书讲述了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社会运转的假想社会。

奥威尔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尽管人们的生存环境是荒诞的,但人们却毫无办法,只能在悲观绝望的境遇中对自我存在加以冷嘲热讽,对荒诞加以强烈否定。

【经典语录】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4.《神经漫游者》

作者:威廉·吉布森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

在未来世界,电脑自动控制已成为新世界最主要的经济资源,跨国企业和犯罪组织竞相控制全球电脑信息系统的中心。那里的人类失去了完整的个性,个人的存在全然作为维持未来世界秩序的工具。上层决策者不断削弱中层阶级,以及被人轻视却颇有组织性的下层民众。

【经典语录】飞速发展的技术,必须要有无法无天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

5.《华氏451》

作者:雷·布拉德伯里

故事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被禁,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小说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奇特的女孩,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直至对这个世界发起挑战。

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小说中描写的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以消灭书籍作为发展停滞代表性作为的社会。逃避、抹杀人性、停止思考,或许就是未来消费性社会的写照。

【经典语录】火之美就在于它可以摧毁责任和后果,如果问题变得过于繁重,就把它扔进熔炉里去。

以上图书均可在掌阅APP及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下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iReader读书,ID:iReader811,发现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