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国已经历近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攀升过程,如此累积的结果是,未来30年内,逐步进入适婚年龄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近3000万人,矛盾或将集中爆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3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另据统计,“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36比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比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除非这些适婚男性都选择与比他们年龄大的女性结婚,否则,如果他们都在自己年龄段内及其以下的年龄段找对象,中国未来就会多出接近3000万‘剩男’来。”翟振武说,这还是以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前提。如果今后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幅度缓慢,中国的“剩男”数量还会增加。

1.大龄青年花7万取到柬埔寨新娘

佳娜今年33岁,老家在金边附近的乡下,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她13岁就给有钱人家当保姆了,没有读过书。

2013年的年初,有个“老板”找到她,问她想不想嫁到中国,说“那边有好日子过,中国男人很不错。”佳娜没多想,就同意了,老板给了她家人3000元钱,说是男方的聘金。

“到了这里才知道,我老公花了7万元钱,可我们家只拿到3000元。我觉得‘老板’太坏了,想帮老公把钱要回来,却再也找不到他了。”佳娜显得有点气愤,一旁的桑哈和阿树也说,她们的老公也花了六七万元,但她们家拿到的只有三千到五千。

和老公当天见面就领证

坐了5个多小时的汽车,佳娜来到金边的机场,见到了3个同样准备嫁到中国的柬埔寨女人;又坐了5个小时的飞机,佳娜来到了上海机场,一个中国“老板”接上了她;接着又坐了5个多小时的汽车,她来到了丽水,见到了现在的老公吴宗生。

当天,吴宗生和佳娜就去丽水市民政局领了结婚证,然后又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到了庆元的家里。刚来时,佳娜一句汉语也不会讲,所有的交流靠用手比划。

白天,老公出去干活,佳娜就在家里看电视、做家务,第一年几乎没有出过门。去年1月,佳娜的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清闲又无聊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佳娜的老公为了多挣钱,打了两份工,每天起早摸黑。这个家就全交给了佳娜,闭门不出的佳娜,也不得不像普通的家庭妇女一样,出门买菜、购物。

一开始村里人看她像怪物

“刚开始,周围人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还在一边指指点点,弄得我很不自在。”佳娜说,不过,她并不害怕,因为那些人的眼神里只有好奇,没有恶意。

渐渐的,佳娜欣喜地发现,街上冒出很多长得和她差不多的女人。“你是柬埔寨人吗?”每当见到她们,佳娜都会上去问一句,异国遇老乡,倍感亲切。

“一下子,我的孤独感就少了很多。”佳娜说,那些女人都是和她一样,嫁到这里来的新娘,她们总会拉着手聊很长时间。她们中大的30多岁,小的才20出头,像阿树,今年才22岁。

除了自己的老乡,这些柬埔寨新娘们也开始慢慢和本地人交往。像性格活跃的桑哈,就有一大群本地朋友,她还学会了用手机微信和网络购物。阿树每次出去买菜,也会刻意多和当地人交流,问这个菜怎么烧,当地人也都很愿意和她交谈。

老公担心老婆会跑

她们说,等孩子大了,还准备在这里找份活干,减轻丈夫的负担。日子越过越顺的佳娜心里还有个愿望,“我很想家人,如果老公允许,我想明年回家一趟。”下午5点多,带着一身的疲惫,吴宗生骑着摩托车回家了。一停下车,女儿轩轩(化名)就喊着“爸爸”,扑到了他的怀里,吴宗生一把抱起,亲了一口,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根棒棒糖。

今年43岁的吴宗生,4年前从镇里来到县城,没多久就发现城里的钱并不好挣,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让他在县城买房安家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在城里,没钱没房,谁嫁给你啊!”说到这儿,吴宗生显得有些无奈,庆元的房价不菲,地段好点的,每平方米都要过万。

2013年初,他的一个朋友找了个柬埔寨新娘,很不错,他就托朋友找到了中介,拿出了自己多年积蓄的7万元钱。“见到老婆后,虽然马上就登记结婚了,但是我心里仍然不踏实。”吴宗生说,之前他听说过一些越南新娘会逃跑,所以也有些担心,连老婆外出散步,他都跟着,佳娜的护照也一直由他保管着。

直到女儿出生,吴宗生才放了心,把整个家交给佳娜打理。“现在我也想明白了,人家真要走,是关不住的。”

吴宗生说,“只有你对她好,她才会对你好。”吴宗生感到最亏欠妻子的,是没有举办任何结婚的仪式,也没有拍婚纱照,他打算今年把这些都补上。

县里办医保的柬埔寨新娘就有200多

“听说那儿天气很热,真的想去看一下,毕竟是我老婆的家。我的孩子都不知道外公外婆在哪儿,我想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家。”丽萍的老公吴成飞说。

吴成飞说,刚开始,亲戚朋友都不理解他为啥要找个外国老婆,“其实,只要日子过得好,老婆是哪里的并不重要。”而现在,当地针对这些外籍新娘推出的一些政策,更是让他们放心多了。

去年,丽水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丽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及大病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文件中规定,与丽水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形成婚姻关系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可参加城乡医保。

涉及外籍人员的,参照《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规定编制社会保障号,这为外籍新娘参加城乡医疗保险提供了操作依据。记者从庆元县相关部门了解到,办理医保的柬埔寨新娘已有200多人。这些远嫁庆元的柬埔寨新娘在这里安了家,有了孩子,办了医保,有的还找了工作,在一些工厂上班或在家里从事来料加工,她们渴望把日子越过越好。

2.图为在国外留学的小鹏,遇见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艾丽是他的同班同学,一开始只是朋友,无话不谈的他们慢慢发展为恋人关系,如今小鹏带着艾丽回到家乡,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

高中毕业后的文兵去了日本爱知县打工,在一次语言学习的课程中,文兵邂逅了杉山佳奈子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佳柰子父亲是日本市长,母亲是大学教师。尽管家世、学历有着巨大差异,佳奈子还是被眼前这个朴实勤劳的中国小伙打动,二人组成了美满的"国际家庭"。

3.山东小伙许帅在俄罗斯打工时爱上一位来自英国女孩乔安妮。后来两人一起回国,不久乔安妮与许帅喜结良缘。结婚后,乔安妮看到他们村的幼儿园缺少外语教师,便与丈夫商议后,义务在该村的幼儿园当起了外教。图为乔安妮在教幼儿园小朋友学外语。

4.对于承德小伙梅爱偲来说,如今的生活真是有点像做梦。高考320分,算是学渣一枚,跟朋友留学乌克兰,凭借着自己的才华闯出了一片天,并和18岁美女高中生结婚生子,买下3000平米土地盖房子图为梅爱偲和妻子、女儿。

5.因为工作小王来到哈萨克斯坦的工地上,随后结识了同在工地上的娜,俩人拥有着类似经历,让俩人很快结缘,走到一起。现在娜跟着丈夫四处奔波,但却很幸福。图为小王和他的哈萨克斯坦媳妇还有孩子。

6.平在遥远的埃塞俄比亚,平遇到了一个黑皮肤的女孩,一见钟情。后来因为工作平离开了,本以为两人就此结束,谁知道莎莎为了爱,义无反顾的来到了中国。随后两人喜结连理,还生了一个女儿。图为平和莎莎。

7.河南穷小伙娶美国媳妇,租住破屋




美国姑娘康瑞与英俊小伙子刘健通过音乐结缘,最终成就了一段跨国情缘

漂亮的美国姑娘康瑞结婚了,新郎叫刘健,一个一穷二白的河南小伙。 2月8日,在刘健的家乡上蔡县东岸镇,他们用最传统的中国豫东民俗婚礼结为了夫妻,然后返回上海,过着清贫但幸福的“蜗居”生活。在这对小夫妇位于上海市区老式小区破旧的出租屋内,康瑞告诉记者,她不要求刘健买房买车,只要相爱一切都好。而刘健则这样评价妻子:“如果不是遇到康瑞,我可能这辈子也找不到爱人了。 ”昨天下午,他们的故事被拍客制作成视频传上网,几小时内就吸引上千名网友留言,网友们祝福刘健夫妇白头偕老,更有人惊呼:“神话”成真了,原来爱情真的可以和物质无关。

初遇西湖边,一曲《奶奶》始结缘

2005年,满怀新闻理想的纽约姑娘康瑞正在杭州一家小杂志社任职。来中国已经3年,此时康瑞的事业前途并不明朗,汉语也不怎么样,不时绕上心头的思乡之情更是令她沮丧,于是经常和朋友去西湖边一间酒吧放松心情。

当时杭州的酒吧并不多,康瑞喜欢去的那一家经常有民谣歌手驻场表演,她还清楚的记得那天发生的事情。那是7月的一个夏夜,一个年轻歌手抱着吉他走上了舞台,轻轻唱起了一首忧伤的民谣。康瑞当时中文还不好,完全听不懂台上那中国小伙在唱什么,但却彻底被歌曲的旋律所打动,朋友告诉她,这首歌曲叫《奶奶》,台上的小伙叫刘健,是一位民谣歌手和作家。“我当时心里很酸,因为我想在美国的外婆了。”康瑞说。

鬼使神差一般,那个抱着吉他的小伙子自此在康瑞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她对他感到好奇,专门去买了他的书,设法向朋友要到刘健的联系方式,并经常去酒吧看他的演出,于是两人成为了朋友。

为发跨洋短信,她发奋学汉语

两人认识之初,交流是很大的问题,当时康瑞的汉语水平和刘健的英语水平相当,都处于 “小学生”水平,但在她看来语言不是什么障碍。康瑞一边苦学汉语,一边和刘健交流,她发现刘健是一个满怀理想的上进小伙,而且他的理想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不喜欢追逐名利,只希望在30岁能出3本书和一张唱片,康瑞欣赏勇敢追逐理想的人,在这点上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康瑞回到了美国,但两人的联系并没有中断,靠着一本字典,康瑞用蹩脚的汉语和刘健用短信保持联络,很多短信现在看来很好玩,比如她想说“我头晕了”结果却变成了“我心晕了。”刘健至今还一直拿这些“美式汉语”短信和妻子开玩笑,但不可否认,通过长时间的短信联络,康瑞的中文越来越好,现在她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了。

一次康瑞要到上海出差,康瑞只是说要来,但没有告诉他什么时候到机场,结果手机一开机,就是刘健打来的电话。康瑞认为这就是缘分,很快他俩就走到了一起。

清贫中享乐,爱情长跑终成正果

恋爱后的两人见面的时间也不多,康瑞在杭州工作,刘健在上海,有时一个月才能见一面。 “当时还没有动车和高铁! ”康瑞清楚的记得她坐着绿皮车慢悠悠的花4小时去见男友,这样的”恋爱长跑”痛苦和快乐并存,一直到康瑞来到上海后才有所好转。

在上海刘健的经济情况很不稳定,为了专心进行创作,他没找固定的工作,平时帮朋友写一些广告剧本赚钱,处于有上顿没下顿的状态,有段时间兜里只剩几块钱了,吃饭都成问题,他就跑到地铁卖唱,居然一天能有几百元的收入,但刘健赚了点生活费就不干了。 “钱来的太容易,人会有惰性,干久了就不想干别的了。 ”刘健的这种生活态度同样是康瑞所最为欣赏的。 “他不是没本事赚钱,而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出牺牲。 ”2004年,刘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战士》,2008年出版了第二本小说《退伍兵》。刘健的第三本小说《流浪歌手的回忆》已经写好了,上下两部,他的唱片将会与《流浪歌手的回忆》一起出版发行。

康瑞记得,她第一次到刘健在郊区租的破屋子做客,刘健家中家徒四壁,剩下的都是些“奇形怪状”的家具,比如一只“五只腿”的桌子,破破烂烂的旧沙发,都是刘健捡回来自己修补改造的。“我觉得这很好啊,勤俭节约又环保,我也是这么做的。”康瑞说这种情况许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但在她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经过6年的恋爱长跑,他们终于在去年年末领证结婚了。没有钻戒,没有盛大的婚宴,两个年轻人默默的走到了一起,虽然新娘没有半点不快,但刘健觉得这样太对不起妻子,于是他决定在河南老家给康瑞一场盛大的婚礼。

为圆婆婆心愿举办中国传统婚礼

结婚前,刘健还曾担心过家里人能不能接受一个“洋媳妇”,母亲最初的态度是不置可否。但当他第一次把康瑞带回老家,妈妈只和康瑞聊了一会,就悄悄对刘健说:“这个好,她是个好人。 ”

小镇来了个“洋媳妇”,在当地是一件大事。但怎么才能给“洋媳妇”一个体面的婚礼?刘家伤透了脑筋,康瑞问婆婆以前是怎么结婚的,刘健母亲告诉她,是坐马车结婚的,但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坐轿子结婚。康瑞当即表示,就以最民俗最节约的方式坐花轿过门。

情人节前夕,在河南小镇东岸,一场当地也多年未见的豫东民俗婚礼上演了,新郎刘健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迎亲队伍的前列,新娘康瑞头盖红布身着红棉袄蓝裤坐在四人抬的花轿里,队伍敲锣打鼓行进在小镇的街道上,不少居民还以为是拍戏。在新郎家中,按习俗打扮好的公公婆婆正等着儿媳的到来,康瑞走下花轿,拉着婆婆的手小声说:“感谢你给你的孩子自由,感谢你给你的孩子未来。 ”婆婆当场落泪。

这场美好的婚礼被康瑞的朋友,路透社的记者全程记录,这组图片最后以“来自中国的爱情”为题,在情人节前夕发布,并在2月11日、12日两天,成为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图片之一,并被全球媒体广为刊发。

夫妻蜗居上海,“捡破烂”也快乐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刘健夫妇在上海市区的小宅,房子是租来的,很破,屋子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但所有的摆设虽简朴却很精致,可以看出屋子主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只要和你在一起。

从热闹的婚礼回到平凡琐碎的生活中,俩人似乎很享受这种平淡。他们的收入不多,刚好够生活,平时经常去淘一些旧货,或者干脆去捡“破烂”回来自己修理改造,并且会毫不掩饰且略带骄傲地告诉来宾:“你坐的椅子是我们捡回来的哦。 ”

刘健平日在家里创作,身为记者的康瑞则在楼下租了间小工作室。每天傍晚,他们会拎着菜篮出去买菜,路过街边的花摊时,买上几元钱便宜的小花,康瑞说她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她不要房不要车不要钻戒,只要和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美国人都不是结婚了就买的起房的,我哥哥结婚了好几年都是租房的呢,我为什么要求他现在就去买房?”而刘健则说:“如果不是遇到康瑞,我可能这辈子也找不到爱人了,康瑞跟我吃了不少苦,有点愧疚,我会努力让她过得更好。 ”

跨国“爱情神话”获千万网友祝福

刘健和康瑞的故事被拍客拍成了视频,昨天发布在网上后立即引起了网友们极大的关注。网友们向刘健夫妇表达了祝福,并希望他们能够白头偕老。康瑞在视频中说:“我从来没有把爱情和物质放在一起,它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奋斗,那不是更有意义吗?”这段话感动了无数网友,一名网友留言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多少纯真的感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这样简单可爱的故事听上去简直就像神话,希望他们永远幸福。

而故事的“男主角”刘健也成为了网友们羡慕的对象,称他运气超级好,没房没车没钱还能娶到漂亮能干的外国妻子。但康瑞并不这么看,她承认两人相遇有运气的成分,但不能说刘健娶她就是天上掉馅饼。康瑞说,她欣赏一个男生最重要看三点,一是有创造力、二是两人的价值观要趋同、三是要自信。

康瑞30岁生日那天,刘健送给她一本“爱的故事”白皮书,内容是他们认识以来所有短信和照片,虽然同样没花多少钱,但康瑞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每到周末的午后,他们会经常窝在沙发上捧着白皮书一起回味恋爱的味道。

8.中国小伙娶非洲老婆婚后尴尬“难以启齿”

现国内的生意不好做,有很多选择了前往非洲去搏一搏,在非洲待久了,难免与当地的女子产生感情,最后娶非洲女子当老婆不在少数。

还有一部分中国人去非洲人做的是技术工人和建筑工人,因为非洲正在发展,很需要中国一大批人才前往,在那里生活习惯又不一样,就会遇见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娶非洲人当老婆。

首先在非洲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如果是个非洲人,根据中国传统思想,在中国老家的父母真的能接受这个"外国"媳妇吗?所以要娶非洲人当老婆还得深思熟虑。

再就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很多非洲的习俗与中国相差太多,如果在结婚前没有考虑清楚,可能就会导致感情破裂。

最尴尬的就是孩子问题,有史以来中非混血儿的皮肤就没有随过中国人这边,一直是跟着非洲人那边发展,孩子长大怎么看都是非洲人,只能说非洲基因太强大。

就算让孩子在中国成长,但是孩子看起来总是与其他孩子不同,让人看着很尴尬。有些父母直接把孩子丢在老家就出去打拼,最后让中非混血儿成为留守儿童。

各位读者,你们对娶外国老婆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