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工人在清理城乡结合部的一条臭水沟, 几个穿皮衣的人把在臭水中堵水用的沙袋子提出水面,递到站在沟边人的手里,一个个传到沟边上,四周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工人们却有说有笑,干得很起劲儿。
这时,一对老人站在沟边向下看了看,眼睛落在了沟边的那堆沙袋上,两人嘀咕了一阵,男的又站回了沟边,他试探着问:师傅,这些袋子你们还要不要?
几个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一个叫永强的小伙子说,你要那脏袋子干什么?那老人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说,要是还能装土,洗洗一个能卖五毛钱。
大家看着沟边的老人,他有七十多岁的样子,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帽檐拉得很低,背有些驼了。身后的老太太个子不高,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很慈祥的样子,两个人都穿得很普通。
永强问沟边穿得比较干净些的那人:水根,这些袋子没用了吧?不要就让他们捡吧。
水根是他们的工头,他们都是水根从农村老家带出来的。
没用了,你们想要就捡吧。看到他们,水根想起了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么大岁数了,还出来捡废品,想必家境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水根好奇地问,大叔,你是这城里人吗?
不是。咱们是老乡,你们也都是山东的吧?
你能听出来?你也是山东的?你是山东什么地方的人?我们是东阿县的。
我们是高唐的。
哈哈,我们都是老乡啊,而且老家离得还这么近。你们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出来检废品,孩子们不管啊?
捡点卖掉就够吃饭的。老人答非所问。
一连几天, 两位老人都来这沟边捡袋子,男的倒掉袋子里的沙土,女的拿到一个水坑旁涮一涮,再晾到一边去。
有时歇息时,永强走上去,帮老人倒几个袋子出来。两位老人忙说,谢谢你,小伙子,你干活多累啊,快歇歇吧,我们这儿没多少活。
中午工人们回去吃饭时, 有人喊,大叔、大娘,跟我们去吃点饭吧。“不用,不用,谢谢你们,你们都这么好心眼儿。”
吃饭回来的路上,永强捡回来了两个饮料瓶子扔给了老人。清完了沟里的垃圾,工人们扒掉了沟边半人高的砖墙,这时有车拉来了新砖和水泥沙子。
那捡袋 子的大叔走到水根身边问,老乡,这些旧砖你们还要吗?
水根犹豫了一下, 说,应该没用了吧。
那我们捡了。
水根看了看眼前的旧砖,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新砖垛。像下了决心似的说,你们捡吧。
两位老人又开始捡砖,马着腰,用个破刀把砖两面的水泥沙子砍掉,块块码起来。
天黑下来了,工人们收工时说,大叔大娘,天都黑了,你们还没吃中午饭,早点回家吧,明天再来。
等工人们走了,两位老人又干了一会儿,才离开。临离开时,那位大叔还蹲下来把砖大致数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第二天,工人们在干活, 两位老人正在捡砖,这时一辆小车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个中年人,水根忙迎了上去。华经理,您来了。那中年人看了看沟里,又扫了眼干活的工人,眼睛落在了远处捡砖的两位老人和他们身边的旧砖垛上。
华经理问, 他们是哪儿的?不是咱们的工人吧?
水根吞吞吐吐地说,不是咱们工人,他们是捡废品的,他们问我还要不要这些旧砖,我看他们挺可怜的,再说要这些旧砖也没大用了,就让他们捡了。
你倒挺大方啊,旧砖为什么不能用,可以和新砖掺着用嘛。华经理上车哐的一关车门走了。
水根点上一根烟,心里骂道,奶奶的,有什么了不起的,等找到了好点的活,老子还不侍候你了。
他走向两位老人,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说, 大叔,我们领导来了,说让把你们捡的砖买回来,不让你们再在这儿捡了。你这砖,卖多少钱一块啊?
好像都是卖三毛吧。
两毛五吧。
怎么,是不是刚才来那人说什么....
不是,我们这些新砖不够用,我们想买下你这些旧砖,省得再去拉,费劲儿。
要真是你为难,那就算了,就当我们锻炼身体了。
不为难,你这一共多少块砖啊?
老人数了一遍,说,一千一,你再数数。
水根一边算账一边掏出兜里的钱数了数,说,不用了,我还能不相信老乡?他走到远处,从一个工人那儿借了点钱回来,对老人说,大叔,这是二百六十块钱,多少就这些了,您拿着吧。
我替家乡的孩子们谢谢你们了,我给你说实话吧,我和老伴在老家都是退休教师,女儿把我们接城里来住,天天在家看电视没意思,等他们上班走后,我就和老伴瞒着女儿和女婿出来捡废品,卖了钱寄给村里的小学,让学校给孩子们改善下学习环境,昨天刚寄走了两千块。
水根上去握着老人的手说,敬佩,敬佩,大叔、大娘,你们都是好人哪。
作者:王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