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四年前,单位一位受领导之气的总务,在得知某件事没能改变该领导做法后,说她想写篇以该领导为题的《狂人日记》,并开刷要把内容发群上,我那时就阻止她:“这人还够不上狂人的格!”近来夜读,多了些感触,对“狂”有了新的见解!
先说言语上的,清末广东读书人洪秀全自清“天父第二子”,且不论他真的是否,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带极大欺骗性的。历史证明,小农意识出身的“天王”仍是杀人不眨眼的独夫!另一位则是左宗棠,清末中兴名臣之一,他说出的话可谓狂到可以:“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言下之意以擎天柱自居。事实证明他左宗棠还真有点狂的资本:74岁去世时,惹的俄国人窃窃暗喜:中国再没硬骨头了!左宗棠的狂狂到了俄国!类似语言的巨人还有亚里士多德,他可谓有点目空一切:“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他是狂到他老师头上的。
个人私下较欣赏的是刘伶,他的一生可说是活出魏晋名士亮丽的风度,他的《酒德诵》通篇就是至狂之文。而那句“鸡肋岂足以挡尊拳”更是滑稽透顶是种高明的以退为进!
对比以上的狂人,总务准备写的这个领导实在不够格,只能说是无知加任性。事实证明,他只当了十个月的“一把手”,就因为工作粗糙不懂办事被上级免职,至今仍然在懊悔!
当前的大环境,实在难产真的狂者!何哉,盖一切都“唯上”,保持自己个性都难,更不用说棱角分明怒发冲冠了,弯腰惯了的人,想让他站直站正都不容易,谈何“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