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书当属《百万猎头》了,本想着花两三天时间翻完,算是对打造公司内部业务流程的一个补充,没想到自己边看边思考,还划了重点,利用晚上时间花了一个多礼拜才阅读完。今天读完后厌倦思索,结合之前的体会和感悟,认为很有必要写个读后感。
《百万猎头》到底说点什么,想表达什么
本书的逻辑架构清晰简单,按照猎头业务的大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Part1 候选人管理
Part2 客户管理
Part3 自我修炼
讲白了,猎头的工作其实就是联络和管理好足够多的优质候选人,开发和维护足够多的客户,以及做到知识和素养足够好的自己。每个模块其实都有很多可优化的空间,猎头是一个入行容易做好难的职业。
市面上讲各种战略和战术的文章和课程非常多,这本看起来装订和质量普通的书,却有它不普通的地方,不是Jenny讲了别人不知道的新内容,或总结了什么新的体系和方法,书里反而全部都是大家知道的内容,没有什么高新技术和圈内人不知道的秘密武器,但我却认为特别务实有用,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平常在做的工作,自己真的做到位了吗?
猎头工作从和客户接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
JD分析,联系候选人,安排面试,OFFER洽谈,背景调查,离职跟进,入职跟踪,整个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需要猎头顾问把控好。
能否做到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去认真思考和优化每个环节,尽可能做到再好一些呢?
Jenny书中对于每个流程每个环节都做了梳理,包含了各种情况和她给出的建议和话术,没有经过多年实战的人是无法总结出来的,当然即使身经百战的猎头也不一定能如此系统地讲给别人听。我个人很多时候也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沟通的,大概率地去做某个选择,会Case by Case去分析,但没有精细总结和反思,有很大进步空间。
2、对于候选人,我们是在和真实的人打交道,不是简历。
还原到候选人有了看机会的想法时的情景:
他会采取哪些渠道去看机会?
内部机会和外部机会在他心里的分量如何?
看新机会的时候谁的意见会权重比较大?
候选人是否已经有了一些机会但犹豫不决?
对于薪资问题,候选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公司挽留他,走还是不走?
OFFER满足了候选人提的所有需求,却Turn Down了,为什么?
所有这些在猎头顾问看起来是头疼和要处理的问题及麻烦,但在候选人那里却是作为个人一定会考虑的各种因素。
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的人,可能本来就是反复无常的,不是经济人,也不是孤立的个体,有很多关联因素会导致我们推荐的职位最终不成功。
猎头顾问能做的就是还原到现实场景中去和人选沟通,尽可能掌握真实的想法和动机,而不是一味地期望候选人就对自己手里的机会青睐有加。
猎头顾问需要做好各种准备方案,因为对于我们是一个Case,于候选人却是一段人生,再谨慎都不过分。
3、对于客户,猎头的价值是为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管理好客户。
客户是金主,是我们要好好服务的对象。大多时候我们都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目标,
但如何管理好客户却是一个更需要猎头顾问关注和提升的部分,做好客户管理会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职位交付问题。
HR,Line Mgr,甚至客户公司高层,在需要他们出面和协助的时候,一定要善用这些资源,推进职位流程和加强人选的意向,毕竟猎头顾问作为第三方不如客户了解公司情况和职位的发展前景。
加深对职位的理解,企业用人理念,未来业务规划,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沟通后才能更清楚的,也才能去更好地与人选沟通,所以对于客户公司各个角色的管理和把控候选人同样重要。
4、对于猎头自己,高效专业不是一日之功。
无论是在大平台还是小平台,其实对于客户来讲,真正业务过程中接触到的是猎头顾问,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修炼是做好业务和赢得尊重的重要因素。
在和候选人打交道时不被信任,HR的不满意,每天都有被拒绝的时刻和各种突发状况,要求猎头顾问有非常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每天打不完的电话,做不完的报告,面试不完的候选人,BD不完的客户,要求猎头顾问必须是时间管理的高手;
短时间内要求推荐人选,还要做到对行业对职位详细了解,学习和分析能力,深度挖掘能力,需要猎头苦练基本功;
如果客户出现不按时付款的情况,还要去催收账款,需要猎头有沟通谈判能力。
猎头顾问真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的职业,不经过锤炼和沉淀,光靠运气是不可能成为精英猎头的。
有太多描写猎头行业高大上的资料了,这本书却比较客观真实地还原了猎头人的现状。
书中设置的对于81个问题的提问和回答,建议和思考,以及案例分享,会让同在职场的猎头人感觉找到了知己,就是在说自己的故事。
同时本书又提供了一个全视角,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规范动作和片面思维角度,
如同在书中看到了一个和自己有很多相似点的猎手在升级打怪,遇到很多坑,碰到很多问题,但是一个个经历过来了,终于成为了一个高手。
一个真正能处理和回答好81个问题的猎头,怎么也的是《百万猎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