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李石清是银行家潘月亭的秘书,是一个性格复杂、善恶混合的人物角色,他和银行小职员黄省三都是潘月亭的雇员,都处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社会底层,挣扎在死亡线上,但不同的是黄省三认命,而李石清则不甘于屈从命运的安排,有强烈的向上爬的野心和发财欲望,为挤进上流社会费尽心机、不择手段,他的狡黠和逢迎终于使他暂时跳出了社会底层,升为潘月亭的秘书。
《日出》中李石清的出场介绍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他讨厌而又可悯的形象:“很猥琐,极力地做出他心目中大人物的气魄,却始终掩饰不住自己的穷酸相。他永远偷偷望着人的颜色,顺从而谄媚地笑着,他嘴角的笑纹呆板板地如刻上的线条,雕在那卑猥而又不甘于贫贱的面形上。当他正言厉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脸上有许多经历的皱纹,一条一条一的细沟,蓄满了他人生所遭受的羞辱、穷困和酸辛。”出场后,通过李石清妻子的语言,我们较为详细地了解了他的家庭生活:“你想在银行当个小职员,一天累到死,月底领了薪水还是不够家用,也就够苦了,完了事还得陪着这些上司们玩、打牌、应酬。”就家庭状况来看,完全是家庭妇女的妻子、三个孩子以及老母亲让李石清的精神负担急剧加重。身为一个男人,他有着养家糊口的基本责任,而完成这些责任要以出卖尊严为代价,这一点与妓女翠喜的生活状态有着极其相似的一面。
李石清清楚认识到生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生活让李石清失去了心理平衡,卑躬屈膝的生活状态更加加剧了他对现实的愤怒。有一次他对妻子咆哮道:“我恨!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父亲,生来就有钱,叫我少低头,少受气!我不比他们坏,这帮东西!你是知道的,并不比我好,没有脑筋,没有胆量,没有一点心肝!他们跟我不同的是他们生来就有钱,有地位,我生来没钱没地位就是了。我告诉你,这个社会没有公理、没有平等!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拼,或许还有翻身的那一天!”所以,为了翻身,李石清没有选择老老实实地做人做事,而是用尽心机、不择手段以达目的,对上他是卑躬屈膝、极尽巴结之能事,他以丧失自我尊严为代价。对上流人物违心的曲意逢迎、低头哈腰,让自己的太太陪着富人们打牌,甚至当了一件自己的皮大衣,拿到一百块钱让太太继续陪着,哪怕家里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捉襟见肘。他也认为自己这样做很无耻,甚至痛恨自己,但他同时认为这就是生存之道,只有这样忍着才会有出头的一天。他不甘于贫贱,希望有一天能够翻身成为有钱有势的人。他特别羡慕并逢迎那些富贵的人,所以一见到富人就会鞠躬点头,但李石清虽然有讨好和奉承富人的习惯和本领,但他内心又很恨他们,时时刻刻想打一场翻身仗。有一次他趁着顶头上司潘经理见客人的机会,打开了经理的抽屉偷看了投资文件,而他在自以为抓住潘月亭的把柄时,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连说话的语气口吻都变得傲慢无礼起来。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李石清狡黠卑鄙的性格特征。
而对下和自己有相似命运的黄省三,李石清则是厌恶、鄙视与可怜并存,并且前两种感情远远大于第三种,因为他善的人性在复杂势力下已经消磨殆尽。在内心深处,李石清十分看不起黄省三,在银行工作了几年竟没有任何积蓄,没有想方设法去捞油水。李石清认为他是傻子并把他当成狗,此刻李石清变成了上司似的人物,对着黄省三趾高气昂起来,真是可气又可悲。李石清得志便是潘月亭式的人物,甚至可能在人格上还不如潘月亭;不得志又是黄省三式的人物,不得不为了生计屈下尊严。
李石清在黄省三苦苦求他的时候,不仅无动于衷,而且百般讽刺,无情地羞辱他,给他指出了三条路——拉洋车、上街要饭、去偷。对于一个疾病缠身、体弱不堪的小职员而言,这哪里是什么出路,简直就是把黄省三推上绝路。当黄省三表示自己干不了李石清所说的三件事时,李石清竟然愤慨地说:“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这一大段台词充分暴露了李石清阴险卑劣的思想性格,最后他竟然魔鬼般地狞笑着,告诉黄省三跳楼自杀:“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的一层,就可以迈过栏杆,站在上面,你只再向空、向外多走一步,那时侯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只要过一秒钟,就一秒钟,你就再也不可怜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这段话在他说来是那样的轻松自在,那么的冷静理智。他不仅见死不救,反而把人推向绝路,正是野心和发财的欲望使他失去了对同类的同情心,变成了良心泯灭、不择手段的冷血动物。然而李石清的命运也不比黄省三好在哪里,他的伎俩被潘月亭识破后被开除,儿子也得病去世,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他用不正当手段,从不足者爬上有余者地位,而最终又落下来成一个不足者的可怜虫。他的悲剧即是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的悲剧,带给我们深深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每个人都想发展,这本身没错,重要的是我们在前进的路上要始终不忘初心,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就是李石清这个人物在人生道路方面给予我们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