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晚唐历史,很悲哀的是几乎没有一个统兵大将是忠于国家的。一个叛逆的悍将被剿灭了,往往另一个又起来了。

李茂贞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人。

李茂贞,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人(今河北蠡县)。他是晚唐僖宗、昭宗和五代时期一名重要的军阀。从一名小兵,因战功成为一名禁军将领,护驾有功而被封为节度使,实力大后欲壑难填幽禁皇帝,逼杀宰相,直至称王建国,最后却不得不向后辈称臣,乃至死去。

李茂贞,虽然曾被大唐皇帝赐字正臣,终究还是成了历史上晚唐的逆臣。

01聪明小兵当上将军

李茂贞,和乱世中的许多豪杰一样,行伍出生,开始在镇州博野军当兵谋生。

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至879年,是唐僖宗李儇的年号,共计6年),镇州博野军奉命驻扎京师长安,担任戍卫。

李茂贞就在戍卫京师的部队里当了一名小队长,负责日常巡逻。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想当将军的士兵,除了个人能力,还需要一个机会。

长得像一只老鼠,足智多谋,对于用兵打仗无师自通的李茂贞,在黄巢带着黄金甲的士兵涌进长安的时候,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转机。

840年,黄巢兵犯长安,唐僖宗不得不逃亡四川。逃亡到斜谷时,唐僖宗将军政大权托付给前来觐见的凤翔节度使、晚唐宰相郑畋,让他全面主持剿匪事宜。

郑畋于是散尽家财,犒饷士卒,传檄天下,整兵抵抗黄巢。在郑畋收拢的部队之中,就有李茂贞所在的戍卫京师的博野军。

黄巢凤翔降而复叛之后,十分生气,派大将尚让领兵5万攻打。结果被郑畋设伏击败,被斩首两万余级,伏尸数十里。

李茂贞也在这场战斗中立下功劳,被提拔为神策军指挥使。

02救驾有功成为藩镇

大唐的江山,风河日下,频繁的战乱摧毁者李唐的统治,却不断锻铸起李茂贞的功业。

855年,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发生矛盾,双方兵戎相见。李克用和王重荣大军所向披靡,大败李玫、李昌符等人,田令孜无奈,只好再次裹挟唐僖宗逃亡兴元。

886年,李玫、李昌符趁机叛乱,另立襄王李煴为帝。并调转枪头追击唐僖宗和田令孜。

李茂贞时为神策军扈跸都将,带领所部担任唐僖宗的护卫,抵挡朱玫手下大将王行瑜的追兵。因功受命为武定节度。为了笼络李茂贞,唐僖宗还赐宋文通姓李,名茂贞,僖宗亲自为他取字叫正臣

但历史就是这么讽刺,这个护驾有功的正臣,最后成了加速唐朝灭亡的逆臣。

03讨贼有功加封郡王

李茂贞的好运伴着李唐朝廷的霉运,越来越势不可挡。

886年,四面楚歌的朱玫被部将王行瑜杀死,他的搭档李昌符仓皇领着部队逃到岐下。

887年,王重荣、李克用、杨复恭等人达成和平协议,拥立逃亡的唐僖宗返回长安。

当唐僖宗的车架经过凤翔时,李昌符领兵拦截,被先头部队击败。唐僖宗很生气,命李茂贞领兵猛追,李茂贞没有辜负唐僖宗的期望,不但追上歼灭了李昌符的残部,而且斩杀了李昌符。

唐僖宗龙颜大悦,回京后加封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陇西郡王。

04吞并邻境跋扈难制

891年,年轻气盛,心怀壮志的唐昭宗终于对权宦杨复恭下手,但却不慎让其逃出京师,跑到山南与节度使杨守亮(杨复恭干儿子)起兵反叛。

李茂贞等人向扩大地盘,就请求让他们去征讨。唐昭宗不傻,当然不同意。但此时的唐朝廷已经控制不住藩镇,李茂贞在892年李茂贞擅自与王行瑜讨伐平定了杨复恭和杨守亮,并推荐他的养子李继徽任兴元留后。

唐昭宗的朝廷却不得不承认这个结果。这样的妥协是朝廷的无奈,也同时膨胀了李茂贞的野心。

实力强大的李茂贞自恃功勋、放任专横、窥伺朝柄,大肆干预朝政,开始萌生篡位之心。不仅仅四处扩张地盘,还与朝廷的一些官员、宦官勾结,对朝廷大臣轻慢无礼,甚至讥讽皇帝无处逃亡。

05两犯京师逼杀宰相

性格刚烈的唐昭宗自然难以忍气吞声,不顾宰相杜让能等人的劝阻,于893年,出兵讨伐李茂贞。

经历黄巢战乱,唐朝禁军都是刚招募的京师附近的年轻人,从没上过战场,怎么是李茂贞野战军队的对手?加上崔昭纬等人作为内应,朝廷的军队还没越过边境,就被李茂贞击破。

李茂贞乘胜进军屯驻在三桥,京城震动,兵士百姓奔走逃散。唐昭宗于是诛杀中尉西门重遂和李周潼等人向李茂贞道歉。李茂贞仍拥重兵不退,势将直指京城,大肆宣扬杜让能的罪过,直到杀了他才罢休。

当韦昭度、李溪做宰相时,李茂贞和崔昭纬勾结,又诋毁韦昭度、李溪,上表说韦昭度等没有做宰相的功业,不可担任相位,不然恐怕乱了天下。

诏令回答说:“军队的事情,我就交给你管理,朝廷任命宰相,就由我决定。”

李茂贞接着又借口河中节度使人选事件。在895年出兵长安,胁迫唐昭宗杀死宰相韦昭度、李溪,任命自己指定的人为和中节度使后才带兵撤出长安,留下他的养子李继鹏守卫京城。

这时,河东节度使另一人选背后的支持者李克用听到消息,带兵也冲长安而来。李茂贞自知不是李克用河东军队的对手,杀死养子李继鹏,上边认罪请罚。

李克用本来建议趁机彻底解决了李茂贞,但唐昭宗被依附李茂贞的大臣一劝说,加上担心李茂贞死后,无人可以制衡李克用,就命令李克用、李茂贞和解,各自回军。

06兵乱京师幽禁皇帝

李克用走后,李茂贞怨恨骄横又像以前一样了。

896年,李茂贞听说唐昭宗在招募军队,于是先发制人,再次兵犯长安,焚烧宫殿,大肆抢劫街市,将长安宫庭全变成了废墟。

唐昭宗本来准备投靠李克用,半道上被李茂贞一伙的韩建软禁,接着被幽禁了三年之久。直到898年,朱温拿下洛阳,李茂贞不得不和李克用等人联手以对抗朱温,便将唐昭宗送回到了京师长安。

904年,李茂贞却反而被加封为岐王,无功受禄,显得异常跋扈。

07闭门称王

此时的唐朝廷已经奄奄一息,但宦官和朝臣的斗争并没有因此而停息下来。

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

901年,已是中原新霸主的朱温领兵讨伐韩全海,韩全海挟持昭宗到凤翔。接着,朱温的大梁军队围攻凤翔。

一年多以后,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唐昭宗在宫中弄个小磨,每天磨豆麦喝粥,喝得他一点力气也没有。宫人们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

903年正月,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李茂贞从此兵力耗尽,一蹶不振,又怕梁太祖再次讨伐他,就请求辞退中书令一职,唐昭宗同意了。

907年,朱温建立大梁,李茂贞还心有不甘,四处撺掇,想恢复势力。不过不管是王建、还是杨行密、李克用,都置之不理,终究未能成功。

李茂贞占据的地方濒危狭小,不能实现篡权称帝的心愿,只建起岐王府,设置天官官署,将妻子看作皇后,甩响鞭梢摇动羽扇,宣读辞令,全如君王的礼仪。

李茂贞就这样关起门来过一过皇帝的隐。到后唐庄宗灭了后梁时,李茂贞自称叔父,写信祝贺他。当听说庄宗进了洛阳,又害怕不安,才上表称臣,接着派他儿子李继日严朝拜,庄宗诏令李茂贞仍任原官,进封为秦王。

924年夏四月,李茂贞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谥号叫忠敬。

08趣闻轶事

在《旧五代史》中记载:李茂贞性格极宽宏,有个叫符道昭的部下将领,有人诬告他谋反,李茂贞亲自到符道昭家里,撤掉自己的卫士,熟睡了一夜而回。军士中有相斗而投诉的,李茂贞说:“吃你们令公一碗不托(汤饼,如拉面),与你们和解。”遂使上下都服他。

他特别尽心侍奉他母亲,母亲去世,李茂贞哀痛伤身几乎死掉,听到的人都赞扬他。但统率军队治理兵士,完全没有纪律,要吃饭就往厨房跑,常常坐在地上,里外管钥匙的人,也叫作司空太保,与那周亚夫细柳营、大树将军冯异的威名,差得远了。